现在位置:首页 -> 课程改革 -> 正文
【字号:||
浅谈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(试行)》中的几个问题
发布人:tfy 发布时间:2010-11-10 18:40 来源: 访问:
作者:李涛 日期:2010年03月30日 来源:1+1青年评论网 【字体: 】 


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的政治、经济、科技得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,新的文化观念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衍生。人文精神的彰扬、课程理论的进步,无不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契机。


在2000年7月,教育部颁布了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,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、结构、内容,作为引导中国基础素质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。


在研读《纲要》的过程中,我了解到了中国课改的主要趋势,即课程体系三级管理、课程综合化、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、课程个性化与多样化、以学生为本。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,都体现出了国家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视、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。但是,对于《纲要》中的几点,我仍有疑虑。


 


    第一、三级课程管理的可行性问题


 


《纲要》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:“改革教育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,实行国家、地方、学校三级课程管理,增强课程对于地方、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。”


毋庸置疑,这一目标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是,只要我们假以思索,我们不难发现,要真正意义上地实现目标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。地方、学校课程的开设,势必需要一批十分了解地方的老师、一笔开发课程的资金。然而,在开发地方性课程(如乡土教材)的过程中,地方教育局作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,是很难在短期内师资的大幅调度的。


退一步讲,就算师资都具备,教育局也批准开课,我们往往还是不能开课,这主要是由教育课时安排导致的。虽然乡土教材对于地方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吸引力,但是国家教育制度下规定的基础教育课程课时没有改变,也就是说,我们的国家课程教育已经将整个课业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,根本无法让乡土教材跻身正式授课的行列。


 


    第二、探究性学习课程的难操作性


 


《纲要》在课程结构这一板块中谈到:“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,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,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。”


可以说,这一课程结构改革目标的设定是契合我国当今发展态势的,迎合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。但是,无论是从我个人的生活经验来看,还是从采访了初中老师的结果而言,这一课改的目标是施行的阻力很大。


首先,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问题。课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、乐于探究、勤于动手,但是,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为缺失的状态,对于一些同学而言,要他们自主探究学习无异于天荒夜谈。


其次,教师本身素质的制约。要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门很大的学问,目前,师范类学校对于老师的专业素养虽然一再重视,但是收到的成效甚微。许多教师其本身不具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力,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迅速获得学习效果的反馈,造成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弱化。